九一八,文物记忆历史

  • 发布时间:2020-09-18 17:28:55   发布者: 南江博物馆   查看: 0次   来自: 南江博物馆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坐落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当年的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遗址东南侧。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南满铁路路轨,并以此为借口突袭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高达18米的残历碑伫立在博物馆前,上面镌刻着令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星期五,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十三秋分。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1年,是国内外迄今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通过大量客观真实的历史史料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奴役东北人民的历史真相,展示出东北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不屈不挠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并最终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抗战时期文物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真实记录,是中国民众的历史记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范丽红表示,建馆至今,“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接受捐赠和赴国内外各地征集文物,文物藏品以1931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伪时期殖民统治、东北军民进行顽强抵抗等几方面相关史料文献和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了二战盟军战俘营和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相关史料、实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逐步形成了以“九一八事变文物组群、重要抗战人士相关文物、抗战时期纸质文物、侵华日军武器装备”为特点的文物收藏特色。


    5.jpg

                                                                                           九君子之一刘仲明使用过的Agfa120相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民众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参加抗日,其中“九君子”上书国际联盟组织(以下简称国联)就是典型的事例。


    绣着红色“TRUTH”(真相)字样的蓝布包、脚踏风琴、古董相机……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观众追忆着前辈浴血荣光的传奇故事。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政府强烈要求下,国联同意派出以李顿为首的调查团于1932年4月抵达沈阳,实地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真相。得知这一消息,沈阳9位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秘密搜集日本侵华的铁证。


    他们是奉天商会会长、著名银行家巩天民,金融家邵信普,医学教授刘仲明、毕天民、张查理、李宝实、于光元、刘仲宜,教育家张韵泠,人称沈阳“九君子”。


    巩天民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会关系,做通了伪省政府负责文件管理的爱国人士的工作,让其在晚间下班时将日军给伪省政府的命令偷偷带出来,当晚进行拍照,第二天再悄悄地送回去;然后利用自己商会负责人的身份,冒险夜入商会,找出伪市政府函谢商会派人参加“庆祝建立满洲国”游行“送赏金千元”的原函,赶晒成蓝图。


    此时的沈阳已经是满城肃杀,巩天民的行为却与众不同。白天,他总是在暗地里盯着日本兵的一举一动。


    一次一份证明“日军把持伪满洲国财政”的布告贴在了财政厅门口,那里有日军站岗巡逻,不仅光线不足而且很难接近。为了拍照“取证”,巩天民选择在阳光最好的上午行动。他怀揣相机,偷偷爬到财政厅对面一家商铺的房顶。因为长时间的等候,巩天民腿脚发麻不慎蹬落一块瓦片,院内立即涌出一群宪特大喊“捉贼”。他赶紧爬上树枝掩着的房脊,趴好后屏住呼吸。待人群散去又过了很久,阳光刚好直射在布告牌上,巩天民瞄准时机,借助一辆汽车的掩护“取证”成功。


    “九君子”夜以继日,分头行动,终于将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东北的翔实材料基本收集齐全。随后,他们又不分昼夜,在短短40天内把这些材料分门别类,翻译校对,整理成册。


    青年基督教堂的阁楼是他们整理资料、翻译证据的地方。这座教堂存有一架脚踏式风琴,平时为唱诗班伴奏,关键时刻成为最好的掩护。每当遇到日伪特务突然闯入教堂,夫人们便弹奏起事先约定好的曲目,“九君子”听到后立即将案头的资料和照片隐藏起来,装作几个朋友在打牌,以此麻痹敌人。巩天民夫人用过的雅马哈风琴,2010年9月由巩天民后人捐赠,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九君子”搜集到几百份珍贵材料,最终形成一份400多页、文图并茂的英汉双语汇编文件,并将其命名为“TRUTH”(真相)。这册文件分三篇:第一篇主题为“九一八事变”是早有计划的侵略行为;第二篇主题为“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在东三省到处杀戮百姓,肆意侵犯中国主权;第三篇主题为伪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侵略军一手炮制的。


    根据国际法庭的法律原则,提供材料者必须在文件上签字,否则没有法律效应。“九君子”毫不犹豫,郑重签下自己名字。张查理的夫人宫菱波特意为它赶做了一个蓝缎子封皮,“九君子”中巩天民的夫人呼泽生、刘同伦的夫人史瑞芝、毕天民的夫人赵焕玉等一针一线地在材料封皮上绣出来“TRUTH”字样。


    1932年4月21日,国联调查团到达中国。调查团所能到达之处,日军都周密布控了便衣宪兵和特务。“九君子”巧妙地通过爱尔兰传教士弗雷德里克·奥尼尔转交了材料。由于《TRUTH》的史料真实性,对最终形成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33年2月24日国联正式表决时,通过了报告中“关于日本非法侵略‘满洲国’”的结论。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为九一八事变做出的正式定性。


    不久,日本以抗议为由退出国联,并开展报复行动,在沈阳市内大肆搜捕。“九君子”中除张韵泠外全部被捕入狱,被施以酷刑。他们始终咬紧牙关,没有向侵略者低头。日本人迫于“九君子”的社会威望,又实在查无凭据,最后只好将他们释放。


    此后数十年,“九君子”和他们的后人一直在寻找《TRUTH》材料,却始终没有结果。2008年6月,巩天民的孙女巩捷终于在日内瓦联合国图书馆找到了《TRUTH》原件。2010年9月17日,“九君子”的后人集体将这份珍贵的《TRUTH》影印资料,捐赠给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鲜为人知的是,“九君子”中的银行家巩天民,是1925年入党的沈阳第一批中共秘密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辽宁省副省长等职。1978年巩天民去世,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父亲的真实身份。